一、改革部署
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要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好统筹规划,避免盲目无序。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健全监管规则,补齐制度短板,保障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支持平台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决定开展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会议指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银行存贷款在规模和结构上更好匹配,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会议指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带动效应强,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进而拉动消费特别是县域消费,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实施力度。会议决定,选择部分高水平医院开展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
二、专项改革
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
《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在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方面,通过全面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强化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大力推行智慧监管,积极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强化生态环境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平台智能集约发展,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在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制度要求,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自主可控水平,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在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方面,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标准规范,开展试点示范,保障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整体协同、智能高效、平稳有序。在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方面,创新数据管理机制,深化数据高效共享,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在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方面,整合构建结构合理、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强化政务云平台、网络平台及重点共性应用支撑能力,全面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在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方面,通过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更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在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方面,加强党中央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推进机制,提升数字素养,强化考核评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确保数字政府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6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巩固深化推进会,落实全国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巩固改革成果,明确收尾工作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近年来,国资委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得以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加大医疗资源整合力度,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防疫抗疫大考中,广大国有企业医护人员甘于奉献、连续作战,彰显了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会议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难点,积极稳健深化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要巩固改革成果,稳妥有序推进扫尾工作;巩固整合效果,做强做优医疗健康集团;巩固政策支撑,支持国企医院高质量发展;巩固思想基础,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三、地方改革
6月27日,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同一天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从2025年起普通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将实行“3+1+2”模式。
“3+1+2”模式下,考生文化课总成绩满分为750分。其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均为150分。“1”和“2”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科目, “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近日,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从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规范预算支出管理、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透明度6个方面,提出了59条具体落实措施和工作要求,为全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明晰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为推动深化“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改革,《实施意见》强调要依法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加强各类政府资金、资产、资源的统筹整合,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合理确定支出事项,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结果导向,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在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明确将采取“制度+技术”的方式,在强化制度政策健全完善和改革创新的同时,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改革的技术支撑,全面梳理财政业务流、数据流和资金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政收入、资金支付、运行风险监控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级预算管理的统一规范和有效控制,以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从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机制角度出发,《实施意见》提出辽宁要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建立重点支出项目清单机制,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作为各级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加大对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15项重大工程、支持金融改革化险等重大任务的保障力度,提升财政政策和资金的靶向性有效性。
在优化制度和流程设计方面,按照《实施意见》规划,今后辽宁将聚焦预算管理薄弱环节,加快建立完善存量资金盘活、资产配置约束、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县级财政“三保”预算编制审核、隐性债务穿透式监管、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等20余项工作机制,逐步健全由法定标准、固定标准、暂定标准构成的支出标准体系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三保”县级保障等重点领域支出标准,强化细节把控,深挖体制机制潜能,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国家发改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